欢迎访问宝鸡隆辰荣金属材料有限公司官网!
13220079333

六十年沧桑岁月三代人艰辛守望造就钛城

作者:admin 来源:本站 日期:2021-05-07 21:24:49 人气:439

巍巍秦岭北麓,有一座从沧桑岁月里走来的美丽城。钛城南屏姚家岭毓秀,北通温泉钟灵,在廖家沟与清菴堡交界之处,钛城老区正位中央,三面环山,依山傍水,风景秀美。中间有一条蜿蜒的清水河,半个多世纪前,清水河杂草丛生,1965年来了一批热血青年,投入到厂区建设当中,历经千辛万苦,开山修路,建厂房安装设备。经过数十载不懈努力,几代人扎根钛城脚下,起初的住房很紧张,厂区只有北单身楼和大食堂,人们边搞设计,边建厂房。为了生活,好多人住在廖家沟、清庵堡、温水沟、郭家村的老乡家,他们住在所谓的“干打垒”房子里面,后来也有职工在清水河边自建牛毛毡房,山门口的接引寺也住满了人家。遥想当年父辈们的日子是多么的艰难!父辈们坚守钛城,曾经的印记已被岁月的风尘淹没,今天站在山门口,已看不到昔日临时搭建的牛毛毡房,只有南单身楼依然矗立在这里。清水河见证了父辈们的生活影像,如今河水波光粼粼依旧潺潺而流。这里留下父辈们太多的记忆,也许只有记忆才能证明有人曾在这里居住过。

    1964年我国经济状况全面好转,但是国际环境险恶。在这种情况下,中共中央于1965年5月,在中南海召开会议,做出“集中力量,抓紧时间,建设三线,加强国防,进行备战”的重大战略决策。此年,陕西成了“三线”建设的重要省份之一。同时一个“902”工程,71号信箱的厂址,在国家冶金部关心下选好了厂址。本着遵循“靠山,隐蔽,分散”的原则,一个中国钛工业基地,就此在这里安家落户。1965年是国家“三五”期间为满足国防军工尖端科技发展的需要,以902为工程代号投资新建的国家重点企业。

    1965年选厂址成了头等大事,原本打算将厂址建在西侧的杨家山塬底下,但有关方面考虑防原子弹不保险。随后还是进山隐蔽,于是将地址选在从山口一直延伸到清水河东岔河口。三线建设需要大量的人力与物力,需要大量的投资。许多有志青年响应祖国号召,他们来到了西部,吃的是咸菜,住的是席棚,发扬艰苦奋斗精神,投入到建设“902”厂的热潮中。

    1965年1月7日,冶金部正式下达了关于在陕西宝鸡建设“902”厂的通知。3月20日,在乍暖还寒的春三月,工厂正式破土动工。开创者们来到这山沟沟,将红旗插在钛城老区的上空,把青春和理想在这里放飞,荒凉的钛城一夜之间热闹起来了。建设“902”厂的号令已发出,此时,许许多多天南海北的热血青年们,怀揣心中的梦想,他们告别父母,为了三线建设,满腔赤诚地来到了陕西宝鸡一个山沟沟里面,投入到建设“902”厂筹备工作之中。此时,从北京有色院、北京705厂、本溪厂、沈阳有色金属加工厂、101厂、鞍山钢铁公司、湘潭孟矿、湘乡铁合金厂、太原钢铁公司以及大专院校的毕业生们,全部汇聚在了这山沟沟里面。父辈们有过无悔而不平凡的青春,他们在这山沟沟里度过了不曾庸碌的钛城岁月,让青春在“三线建设”中绽放绚丽的花朵。

    5000多大军的职工队伍来到了宝鸡钛城,响应毛主席“备战备荒为人民”的伟大号召,转转千里来到宝鸡红旗路71转运站。他们坐着71运输队敞篷的大卡车,一路颠簸来到一个叫温水沟的地方。此时,企业才刚建设,这里没有太多的住所,他们只能寄居在当地的老乡家里。此后,一群热血青年在这片荒草乱石滩中,他们用铁锹、镐头、架子车挖土修路,他们战胜无数困难,他们挑灯夜战在建设“902”厂的征程上。1965年8月第1个投产的制粉拉丝车间—04车间诞生。这一年是不平凡的年份,此后研究室、仪表室和动力车间也相继投产。荒凉的钛城不再寂静,机器声打破了山沟沟的宁静,历史在这里留下了热血青年奋斗的足迹。建厂初期的工程之浩大、之艰难,发生在这块热土上的点滴故事难以胜数,他们边建厂房、边生产,创造了无数奇迹,这些有志青年在山沟沟里潜心搞开发,用真诚和青春守护钛城这片热土,用双手和汗水在这里建成了我国最大的以钛为主的稀有金属材料生产科研基地,为“902”厂的发展谱写了中国钛工业壮丽的发展篇章。

    在此后的日子里,是建厂最艰难的岁月。在现在的钛苑酒店附近,有人用当地老乡的高粱杆围扎成一排排的简易办公房,这里就成了“902”厂的机关大院。好多职工居住在马营镇、郭家村、温泉村、清庵堡村、廖家沟村的老乡家里,他们在老乡家里的地上铺上稻草,把背包放在稻草铺上,这就成了他们临时的家。就这样他们成了建设“902”厂的主力军。那时,有的地方没有通上电,他们还要用煤油灯照亮,夜里在煤油灯下设计图纸。为了集中力量建厂,而后建立了08研究室,全面开启规划建设。当时在进山里道路修筑到一个叫阎王边的石头山下时,职工们为了清除悬崖上的浮石,几个青年人将一根根绳索从山顶上绑好,扔下后将绳索系在自己的腰上。此刻几个人像“飞人”一样悬在半山腰上挖石头,那场面比神话“仙女下凡”都要壮观。此时大风把山里的树吹得摇摇晃晃,职工们依然没有停下手中铁锤。大风仿佛要填满千沟万壑,职工们感越来越冷。这时,朱文恭从怀里取出一瓶他自掏腰包为大家买来的老白干酒,朱文恭将酒倒在酒盖上,一人喝一小口,为了给大家取暖。年轻的黄勇和其他同事们喝完这口酒,又继续开始劳动。好多同志手上磨出了血泡,却没有一个人叫苦叫累。白天修路,晚上职工们又自愿加入到拉土的行列。那时候的人们只有一个信念,早日把路修好,为三线建设尽一份力量。后来职工们修建了“干打垒”的房子。当年修建的老一栋楼,经岁月的洗礼,青砖依然质朴。这些老房子印证着老一辈们的无悔青春与芳华。

    职工们在“生产工艺从新,工业建筑从简,生活设施干打垒”的影响下,投入到生产建设当中。从1966年春天开始试产,5月1日,工厂建设正式投产的粉末拉丝车间投产了。同年10月份,“902”厂开始研制钛—22合金,为沈阳化工研究院铸造了第一台民用钛铸件—泵叶轮。时间到了1966年12月份,冶金部召开会议将北京有色金属研究院承担锆管任务的七0一车间成套设备和技术骨干搬迁到宝鸡九0二厂(所),经过无数次的研制,终于在1968年5月轧出了第一根锆—2合金管,这一消息的传出,让山沟沟里面的职工沸腾了……

    今天的宝钛集团,从新区到老区再到山里,都是父辈们加班加点,不分白昼,用一掀,一石,一双双手积沙成堆,众志成城,硬是把那些坑坑洼洼的路面修平。从最初的搭建帐篷,干打垒,建单身楼,盖周转房,自建厂房,盖职工家属楼,一个个脚印都记载着老一辈的青春与汗水。如今,以前曾经住过的周转房依然还在。一排排空荡荡的周转房,静静地站立在那里,像风雨中的老人承受了岁月无情的洗礼,周转房已留在了宝钛人的记忆中不曾褪去……

    进入80年代,经过广大干部职工不懈努力,职工的收入已位居宝鸡地区前列,令宝鸡市周边多少青年,梦寐以求想成为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的一名员工。此后各种福利也随之开始有了,职工们“爱厂如家”全身心地投入到建设“902”厂的工作当中。企业也取得了各种荣誉,1981年8月10日是宝鸡有色金属加工厂发展史上一个值得铭记的日子,时任中央书记处书记、国务院副总理方毅来厂视察。8月10日上午10:00左右,方毅副总理在国家科委、经委、陕西省省长张勃兴、原宝鸡有色加工厂、宝鸡稀有金属加工研究所党委书记王立法、厂院所长李青云等领导的陪同下,前往第六研究室生产区参观。接待他们一行的是第六研究室主任杨文礼同志,方毅副总理参观完毕后,在厂院大会上表扬了年轻人胡士清的科研成果,赞扬他为企业解决了难题,填补了国内一项空白。方毅副总理希望年轻人要向胡士清同志学习,为祖国多做贡献。他视察后对企业的发展给予了高度的肯定,临行之际题词:“稀有金属最可贵,战略前途更辉煌!”14个熠熠生辉的大字,代表着国家领导人的信任和期望。至今已40个年头过去了,但这几个字却激励着一代代宝钛人奋斗不息!

    灯光球场有儿时最美好的记忆,大型运动会、蓝球赛、广播体操比赛等都在这里举行,记忆最深的当属每年正月十五元宵晚会,给职工和家属营造了浓浓的春节氛围。各种精美的灯展流光溢彩,成了小孩子们的最爱。夜晚的一场盛大烟花晚会,让钛城的夜晚格外喜庆。每年的元宵晚会成了钛城最热闹的一个夜晚,周边十里八村的百姓和职工家属在这里渡过一个愉快的元宵晚会。

    如今七一商店还存在,伴随着一代代钛城儿女长大,七一商店继续还是宝钛人一个购物的好去处。当然,七一商店也封存了我童年时光的美好记忆……站在洒满阳光的老区街道上,曾经路边当年的小商小摊已不见踪影,如今已归化的整整齐齐。老街道上的百货店、烟酒店、文化用品店、凯司令蛋糕店、粮油店、王家酱肉、正德烤鸭、菊花豆腐等商户继续为老区人服务着。它们已成为宝钛人生活不可缺少的一部分,大大方便了职工家属们的生活。2012年宝钛职工历经周转房,非单元房,单元房体验后,住进了位于市区的宝钛家园高层住宅,开始享受社会的进步和生活的便捷,生活质量大大提高。宝钛集团机关楼也从老区搬迁到新区。当年69工人亲手建造的单身楼、大食堂、非单元楼、七一商店、宝钛医院、俱乐部等老楼都还在为钛城职工们服务着。

    60年披荆斩棘,宝钛跨过种种困难,60年风雨坎坷,钛城老区,你从沧桑岁月走来,承载着无数宝钛儿女的梦想。回望父辈们走过的路,钛城老一辈人的故事很感人。


下一个:5月8日钛系产品报价

Copyright © 2021 宝鸡隆辰荣金属材料有限公司 版权所有 ICP备案号: 陕ICP备19023211号 全国分站:江苏 广东 浙江 山东 河北 北京 上海 四川 湖北 甘肃 青海 天津